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美日快递业:要活力更要安全

美日快递业:要活力更要安全

  • 作者:杨晨
  • 发布日期:2014-04-12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网购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购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快递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兴起,每天人们都可能在大街小巷中与蹬着各色电动车的快递员擦肩而过。快递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如寄递安全、收检不严等一系列问题。去年发生的“夺命快递”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快递市场监管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监管
美国快递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非常成熟的市场,政府和行业协会通过紧密配合,共同行使行业监管职责,成为美国快递行业安全健康运行的一大特色,其经验值得我国快递行业借鉴。
政府强力监管违规企业将受重罚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快递市场出现了大发展,目前美国快递行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市场是完全自由开放的,不存在企业准入门槛,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者退出这个市场,消费者根据企业提供的服务种类和质量进行筛选,但政府对于行业的安全监管依然非常严格。
     美国政府对快递行业不设专门的监管机构,其监管职责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监管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对该行业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监管,确保市场既公平竞争充满活力,又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涉及这一行业的监管部门主要包括: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主要负责快递物品的安全问题;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和美国商务部,主要确保进出口的物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
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于“9·11”恐怖袭击后成立,当时加强快递物品的安全监管成为政府规范快递市场的重点。随后美国出台相关法律,要求所有提供航空运输服务的快递企业必须在运输安全管理局注册,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历史背景调查。2006年,运输管理局对美国航空货物管理规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改,将4000多家在该局注册的快递企业进行了信息联网,并对从业的10万多名员工进行了历史背景调查。
     从2010年8月1日开始,美国所有使用航空运送到货物必须接受电子扫描,为此管理局开发了证实货物扫描流程,确保所有提供航空运输服务的快递公司在物品抵达机场前进行预扫描。美国快递行业三大协会之一的美国航空运输协会负责人布兰·弗里德告诉记者,目前运输安全管理局在全美有500多名检查员,对快递公司是否遵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安全流程办事实施常态化监管。
     弗里德说,如果管理局发现快递公司违反安全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它将展开调查,如果发现只是小错,管理局会和该公司一道改正该错误,使公司的运作符合安全标准;如果发现严重违规,管理局会对该公司及涉案责任人实施民事或刑事处罚,如罚款,禁止该公司在美国境内从事涉及航空运输的快递服务,相关责任人可能被罚款和被判刑等。
     美国最近一起因快递公司违反安全法律法规而被严惩的大案发生在2010年,被处罚的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纽约的名为O H L的快递公司。根据美国司法部2012年2月8日披露的判决结果,运输安全管理局发现,该公司2010年12月以前都未按照该管理局制定的证实货物扫描流程扫描所有航空运输的货物,为此该公司被罚款100万美元。其中涉案的3名责任人每人将面临最长5年的有期徒刑和25万美元的罚金。
协会强力配合搭建政府和企业桥梁
     在美国,快递行业协会是非常重要的民间组织,对于规范和促进市场安全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协会不参与成员企业经营,协会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企业和政府间的桥梁,帮助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和确保各种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将企业的诉求及时反馈给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
     由于美国快递企业众多,行业协会也很多,最大的三个协会分别是:美国快递协会,成立于2008年,为美国最大快递协会,有4个成员,分别是U PS,FedE x和D H L,T N T的美国分公司;美国快递及物流协会,主要服务美国高端快递企业;美国航空运输协会,主要服务从事航空货运的快递企业。协会间定期举行活动,相互交流,讨论和推进共同关心的行业发展和安全监管议题。
     美国快递协会负责人迈克尔·马伦告诉记者,协会主要发挥3个方面的作用,一协助政府和企业实现所需的安全检查,确保快递物品安全;二为企业服务,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协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企业的快递服务更加顺畅;三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促进快递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美国政府虽然直接监管快递企业,但在听取反馈意见方面更愿意与协会打交道,因为协会反映的情况更加全面,协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把会员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反馈给政府和议员,使相关立法及政策针对性更强,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共同监管下,美国快递行业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道路,当快递员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在美国,相当快递员必须提供社会安全号,类似身份证号码。应聘者如有拖欠银行贷款或者犯罪记录,通过这个号码都能查到。有了安全号的保障,快递员也绝不敢私自拿走快递包裹或有安全违规操作行为。此外,一个快递员的收入,医疗,社会保险都由快递公司承担,比较有保障,并被认为是辛苦服务大众的职业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快递员也会尽力保住自己的名声,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违反安全操作流程而葬送前程。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快递业的安全监管经验对中国有两点启示。一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从业标准     流程并使之细化,对快递企业涉及的各个领域实施监管,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对于问题突出的领域,要配置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监管。2012年,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的年度预算达到了76亿美元;同时要对违法企业进行重罚,对相关责任人追究刑责。二是鼓励快递企业自发成立协会。由于快递企业千差万别,除了成立大的协会,还需要成立服务对象更加清晰的中小协会,让这些协会成为政府和企业间沟通的桥梁。
日本:高度集中严格标准
     日本快递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完善,通过高集中度的行业整合、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日本在保持快递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严把安全监管关口,消除安全隐患。
日本快递业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根据国土交通省公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日本的快递件数已超过35亿件。经过充分的竞争和整合,日本快递业主要资源集中到几家大的运输公司,快递公司按市场份额一次为大和运输(宅急便)、佐川急便(飞脚宅急便)、日本通运(鹈鹕便)、邮局(邮pack)、西浓运输(袋鼠便)、福山通运(福通便)。其中前5家占到市场份额的99 .5%,前3家占92 .7%,大和运输和佐川急便在其中又遥遥领先,两者占到70%以上。
高度集中的行业特征使日本快递业基本不存在无序竞争,并且大的快递公司非常注重企业形象,使日本快递业的安全监管拥有天然优势。因为业务集中,基本不会发生因经济利益驱动而收取没有承运资质物件的情况。此外,考虑到违规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和对企业形象的伤害,企业也不会干得不偿失的事。为维护服务品质和企业形象,日本宅配便公司对网站的管理十分严格,快递员薪酬也比价高,并且不随区域收件数量等影响,如大和运输东京都内业务员的时薪基本是1000—1200日元(高于餐厅,便利店等),交通补贴实报实销(最高每天500日元),保险也非常齐全,快递员不会为揽业务而违反安全规程收取寄件。
     日本快递业的行业标准十分规范严谨。国土交通省、总务省、经济产业省均制定有相关法律法规,国土交通省于1990年颁布《标准宅配便运送约款》(2003年进行最近一次修改)分“总则”、“接受物件”、“交付物件”、“指示”、“事故”、“责任”的各个细化条款,对快递各个环节责任均有详细规定。根据这份约款以及消防法等行政法规,各快递公司制定本公司的承运约款,如对拒绝承运的物品,各公司的规定基本涵盖范围如下:有毒物质、剧烈反应物质、易腐蚀物质;火药类及其他易燃危险品、不洁物品及可能对其他货物造成危害的物品;现金及支票、有价证券等;遗骨、牌位、佛坛;刀剑枪类;宠物等活物;不可再生的原稿、原图、录音带、存储记忆等。其中关于危险物品,总务省消防厅发布了《危险物管制的技术基准细目》,经济产业省也发布了《化学物质分类管理手册》,对于有毒物质、易腐蚀物质的识别认定进行指导。
     收件时,快递员会要求用户口头和书面确认快递物件非以上物品,即寄件人必须口头申报和在单据上精确填写内容物的具体名称,如日用品必须具体描述道衣服、文具等;化妆品必须具体到乳液、肥皂等;医药品必须精确到肠胃药、感冒药等。如果不能细化到这样的层次,快递员将拒绝收件。
     《标准宅配便运送约款》还规定,如果宅配便公司对用户在运单上填写的内容物名称存疑,则可以在用户在场的情况下开箱检查,如果用户不同意,公司将拒绝承运。不过,处于日本尊重个人隐私的社会习惯和文化,快递员通常并不会开箱检查,除非在航空运输的情况下,开箱检查的几率大一些。但不管有没有开箱检查,如果内容物与实际不符,一旦出了事故,寄件人将负主要责任,受到法律追究。快递企业也将必须向国土交通省、总务省等相关部门报告,乃至接受行政指导。
     对于危险物品,日本有更为严格的安检标准。日本有专门的承运商负责化学药品、易腐蚀物品等危险物品的运输,他们必须获得“危险物运输处理者资格”和“毒剧物处 理 者 资 格 ” , 对 危 险 货 物 的 保管、流通、加工、配送提供全流程服务。危险物品用专用仓库储存,专趟车辆运送。日立系统广场公司总务部安全卫生课主任水井向记者介绍说,因使用专用仓库和专用车辆确保安全,危险物品运输的成本高出很多,但基本没有用户因为想节省这笔成本而以普通货物名义运送危险物品,因为这完全是违法行为,将会付出高昂代价。而且,普通快递公司根本不会与化工厂有业务上的联系。